锲而不舍,学而不止。

论【道】

 二 【惟道是从】

 这一章节主要是对“道”的形态描述;

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,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,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】

 道以物体的表现形象出现,但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仿佛看不清。既然看不清但又能感觉到其中的象,恍恍惚惚的,似乎有着真实的感觉,尽管他看不清摸不着但却有精的存在,而且这精能真实地感觉到。不仅如此还有“信”的存在,好似从现在直到古时候,这个名都没消失过。

 在这里其实强调人的感官;这“道”存在人的感官里,她的形态是漂浮不定的,属于意识形态,真的、假的,精灵,信誉。全部都有人感官来界定,实际上就是康德所提出“感性”认识。不过这里总结有一条;那就是人们对“道”追求从古至今一直存在,只不过因概念模糊而存在于虚构的向往之中,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界定。

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感性认识的形象表现,也就是人的原始意识即;“无意识”。通俗点说就是形象思维,但形象思维不等于“无意思”,而是包涵“无意思”。关于这些,老子与帕拉图、康德、弗洛伊德的观念是一致的;肯定“无意识”的重要性。但在第二层就有差异了,康德在他的“纯粹理性批判”中,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,即空间和时间。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,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“(绝对)范畴”,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、世界和上帝的设想,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,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。但老子认为人类的认知理解在“道”范畴下可以加深升华。

“已阅众甫,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”已看到众人的原始心态,吾怎么可能知道众人的内心思维状态,是通过“道”得知的。

 通过这段文字使我们知道“道”有着特殊的能量,它能使人看到众人的原始心态。也就是说“道”实际上取代了人们心目中的神。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神话,其不尽然;现代的“心理学”弗洛伊德就给予了最好解读。


评论 ( 64 )
热度 ( 160 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拗生劲云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