锲而不舍,学而不止。

论【道】

 三 【有无相生】

 这章里所提出相生、相成、相较、相倾、相和。看似谈相对论,其实是指出人的思维方式;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,都是运用相比较后得出结论。
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…】

 这里提出两个命题;“无为之事、不言之教。”这章节比较易懂,就是能运用辨别事物原理,找出它们相应关系,就能以学者的方式来处理事情,不用别人来指导你该怎样去做。由此看来“无为之事,不言之教。”并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事。但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复杂的事情发生,怎么处理。这就需要行不言之教了,其实不言之教很容易理解;那就是不需要讲出应当怎样做,而是由学者作出示范让大家照着学就行了。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现在提出的“道德模范”吗。其实只是有些相同,但差别很大。因为这不言之教有个前提;那就是必须在“道”的框架下,而道是自然形成的,也就是说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,而制定一个条例要人按照条例去做。

 也许有人在这就不理解了,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。因为这里就涉及到人的自主思维,所有人都按照规定的条例去做固然是好,但条例是由人来制定的,那么制定条例的人就左右了执行与被执行条例的人,个体就失去了自主思维,从而对所定的条例盲目执行,而制定条例的人难免会出现思维偏差,这偏差往往会约束执行者强制执行。这也就是康德所提出的;“纯粹理性”,人在纯粹理性支配下会出现盲从。即便是错误指令也同样执行。不要小看这错误的指令,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往往都就是这些错误指令,而这错误的指令都是由于僵化的思维引起的。所以康德对这是持批判态度。在这里老子也是这个观念,并提出解决方法,那就是无为之治。

 实际上不言之教有两种形式,一是有意为之,作为示范别人看。一种就是无意为之,而被别人学。所以说古代学者受人敬重就在这里;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会被大众看在眼里,如有不慎有失检点定会被人质疑。其实决定社会文明的很大程度都在读书人手里,士子受人尊敬就不足为怪了。

 其实通过这个章节“道”的雏形基本显现;道是人们思维形成产物,属于意识的范畴,由人的认知而存在。有人肯定会说这不就是;“形而上学”吗。其实并不全是,因为这与儒家的“形而上学为之道”是有差异,儒家的道是属于恒道。就是康德所指出人类理解力的形式(绝对)范畴。而这里是相对范畴。在这点上老子与康德的观念是相同的,纯粹理性形成的(绝对)范畴会局限人对事物的认知,关于这些老子在后面章节有讲述。

 如果将这理念来解决当今教育所陷入困窘,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实施家庭教育定能解善孩子的思维能力及想象力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参加讨论。按照弗洛伊德的“创造力与无意识”的理论,人的创造力是会在过度的压抑下消失。


评论 ( 37 )
热度 ( 113 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拗生劲云 | Powered by LOFTER